胡杨挺立,张开怀抱静待英雄凯旋。迎着朝霞,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被镶上一层金边。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的“博士乘组”回家了!“博士乘组”胜利归来,离不开航天科技的保障。
东风着陆场执行第五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搜救回收任务是东风着陆场执行的第五次载人飞船搜索和航天员救援任务。与神舟十五号返回任务相同,这次也是典型的跨凌晨搜救行动,但由于10月份这里气温低、风沙大,着陆场开展了大量针对性准备工作。
威海软件开发着陆场组建了各类搜救分队。据统计,着陆场总共组建了1支空中(直升机)分队、1支固定翼飞机(载伞降救援组)分队、1支地面分队3支专业搜救力量。此外,还组建了搜救回收支援分队、道路封控分队、搜救预备分队(含无人机分队)、光电搜索分队4支支援保障分队,与专业搜救力量协同完成搜救任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威海软件开发在后弹道返回着陆区、推迟一圈返回着陆区,还部署了地面搜救小组,以行政区划为网格,按照“守、望、搜、报、封”五字诀,为专业搜救力量提供支援。
针对载人飞船可能出现的各种返回模式、可能的着陆地域、不同的着陆地形地貌,以及着陆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着陆场通过多轮桌面推演,形成了异常情况应急指挥要点,完善了应急处置方案和实施细则。
神舟医疗救护队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而生,20年来坚持守护飞天英雄平安归来。据神舟十六号医疗救护队队长顾建文介绍,本次医疗救护系统设置机载和车载两个平台,设备多达百余件,抗休克药、抗中毒药等57种急救用药随时备用,威海软件开发可以保障在第一时间展开手术。为了解决医疗救护携行装备笨重的问题,救护队还创新发明了一套背负式便携医救装具,模块化组合体积小、重量轻,负重配比均衡,投入使用后大大提升了救治能力。